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会长、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刘玉珠:数字化让文物“活”起来
作者:综合 来源:娱乐 浏览: 【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25-07-06 01:08:01 评论数:
每经记者 毕媛媛 每经编辑 张海妮
刘玉珠。活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2022年6月17日,中国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文物物局文物文化和旅游部、保护国家网信办和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宣传部指导,基金家文数字文化产业智库、化让中关村数字文化产业联盟、长国长刘玉泉智库和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原局玉珠“第六届中关村数字文化产业国际峰会”在北京开幕。
文化强国建设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数字向往,都离不开数字产业的活发展。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会长、中国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刘玉珠认为:近年来,文物物局文物数字技术在我国各领域应用广泛,保护新时代文物事业的基金家文高质量发展,让文化火起来都离不开数字技术的化让强大助力,数字技术的永久性、数字性、高效性、智能化、网络化为文物保护管理、展示传播提供了先进的工具。
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类云上展览推出,让人们足不出户,身临其境。全国76.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56处世界遗产,1.08亿件可移动文物,数量巨大的民间文物,散落海外的流失文物共同构成有待深度挖掘和利用的中华文化遗产保护。
全国6183家博物馆,2021年举办展览3.6万个,接待观众近7.6亿人次。线上展览3000多个,教育活动1万多场,网络总浏览量41亿次,公众对文博产品有着旺盛需求。数字化让文物“活”起来,有广阔的场景,数字引擎在赋能未来文物中有着重要的作用。